实验室简介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于1987年由清华大学、公司和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倡议并组建,1991年1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后正式对外开放。通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成长为我国在集成光电子材料、器件及其在通信和显示应用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基地,并且在若干重要学术方向产生了一定国际影响。2007年评估之后,清华大学实验区进入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原来三区合作关系依旧存在,在联合申请项目、资源共享等方面仍然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获得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在历次评估与总结活动中均名列前茅。在1991年国家科委、基金委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A类,1994年国家教委所属实验室评估中亦被评为A类。同年在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共同举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上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并获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奖 (金牛奖) ”,罗毅和刘式墉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金牛奖)”。
在1997年信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光学光电子类实验室小组初评第一名、复评信息类总排名第五名的优良成绩。在2002年、2007年、2012年信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本实验室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在2004年国家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实施五周年纪念大会”上,本实验室再次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奖(金牛奖)”。
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 重点研究基于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微纳光电子材料的各种新型光电子器件以及光子集成器件和芯片,研究上述器件及芯片在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信息处理与显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内容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包括低维量子结构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微纳光电子材料;新型光电子器件物理(包括器件结构设计与模拟);基于上述材料的光电子集成器件的制作工艺及其功能芯片集成技术;光电子器件及芯片在光通信、光互连、光显示、光电传感方面应用技术研究。
公司实验区位于公司中心楼区,现有房屋面积5600余平米,各种仪器设备总值12500余万元。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9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5人。固定人员中,中组部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香江学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实验区现有实验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人。
2007-2014年,公司实验区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4项,合同经费13678.95万元;其中,973课题(含参与)9项,863项目(含参与)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项,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科学仪器基金1项,重点项目5项,重大专项1项),部委项目53项。共发表SCI检索论文832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367篇,影响因子6.0以上57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6项。 2007-2014年,公司实验区固定人员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吉林省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级三等奖3项。
日程安排
|
5月16日 星期六 |
5月17日 星期日 |
5月18日 星期一 |
5月19日 星期二 |
5月20日 星期三 |
5月21日 星期四 |
5月22日 星期五 |
9:00-11:00 |
光电集成技术 |
光电集成技术 |
光电集成技术 |
光电集成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 |
光电集成技术 |
光电集成技术 |
13:30-16:00 |
器件制备工艺 |
器件制备工艺 |
器件制备工艺 |
光电集成技术 |
器件制备工艺 |
器件制备工艺 |
应用电子技术 |
|
5月23日 星期六 |
5月24日 星期日 |
|
||||
9:00-11:00 |
光电集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 |
|
||||
13:30-16:00 |
应用电子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 |
|
地点: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公司中心校区;
联系人:
光电集成技术(唐敖庆楼D区):张景林 13756923025;
器件制备工艺( 物理楼5层 ):牛立刚 13504329546;
应用电子技术( 物理楼4层 ):张宗达 15043099590;
团体需提前预约
最高接待人数:光电集成技术80人/单元,器件制备工艺50人/单元,应用电子技术60人/单元。
【关闭】